導航: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 > 中國訊息 > 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

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尊龙游戏旗舰厅官网

發布時間:2023-08-28 12:13:47

a. 紙是什麼時候傳入中國的

紙是中國人發明的而非從國外傳入,屬於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紙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它是人類文明史上的一項傑出的發明創造。

在造紙術發明的初期,造紙原料主要是樹皮和破布。當時的破布主要是麻纖維,品種主要是薴麻和大麻。據稱,我國的棉是在東漢初期,與佛教同時由印度傳入,後期用於紡織。當時所用的樹皮主要是檀木和構皮(即楮皮)。

最遲在公元前2世紀時的西漢初年,紙已在中國問世。最初的紙是用麻皮纖維或麻類織物製造成的,由於造紙術尚處於初期階段,工藝簡陋,所造出的紙張質地粗糙,夾帶著較多未鬆散開的纖維束,表面不平滑,還不適宜於書寫,一般只用於包裝。

直到東漢和帝時期,經過了蔡倫的改進,形成了一套較為定型的造紙工藝流程,其過程大致可歸納為四個步驟:

第一是原料的分離,就是用漚浸或蒸煮的方法讓原料在鹼液中脫膠,並分散成纖維狀;

第二是打漿,就是用切割和捶搗的方法切斷纖維,並使纖維帚化,而成為紙漿;

第三是抄造,即把紙漿滲水製成漿液,然後用撈紙器(篾席)撈漿,使紙漿在撈紙器上交織成薄片狀的濕紙;

第四是乾燥,即把濕紙曬干或晾乾,揭下就成為紙張。

漢代以後,雖然工藝不斷完善和成熟,但這四個步驟基本上沒有變化,即使在現代,在濕法造紙生產中,其生產工藝與中國古代造紙法仍沒有根本區別。

(1)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擴展閱讀:

從迄今為止的考古發現來看,造紙術的發明不晚於西漢初年。最早出土的西漢古紙是1933年在新疆羅布淖爾古烽燧亭中發現的,年代不晚於公元前49年。

1957年5月在陝西省西安市灞橋出土的古紙經過科學分析鑒定,為西漢麻紙,年代不晚於公元前118年。1973年在甘肅居延肩水金關發現了不晚於公元前52年的兩塊麻紙,暗黃色,質地較粗糙。

1978年在陝西扶風中延村出土了西漢宣帝時期(公元前73~49年)的三張麻紙;1979年在甘肅敦煌縣馬圈灣西漢烽燧遺址出土了五件八片西漢麻紙。

1986年甘肅天水放馬灘出土的西漢文帝時期(公元前179~前141年)的紙質地圖殘片,表明了當時的紙可供寫繪之用。從上述西漢出土的紙的質量來看,西漢初年的造紙技術已基本成熟。

b. 紙是哪個時候才在中國普及的

紙在公元404年才得到普及。

紙雖然出現較早,但真正用於書寫和推廣使用是在蔡倫造出質地優良的「蔡候紙」之後。公元404年,東晉桓玄帝曾下令廢簡用紙,使紙的應用日益推廣和普及。

用歷史的觀點看問題,歷史上任何一項重大工藝技術的發明,都不是偶然的,都具有從設想,到雛形,到完善的發展過程。蔡倫之前雖然有紙,但這無損於蔡倫作為重大改良者和完善造紙術這一發明的發明者的豐功偉績。

是蔡倫的發明創造,使紙進入了它的實用階段,並迅速、廣泛地推廣開來,為完善印刷術和促進印刷術的發展提供了物美、價廉、而又易得的承印物。蔡倫的功績和他作為完善造紙術這一偉大發明的發明家的光輝形象是不容抹煞的。

(2)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擴展閱讀:

蔡倫造紙過程:

改進造紙術時的蔡倫主管監督製造宮中用的各種器物。蔡倫挑選出樹皮、破麻布、舊漁網等,讓工匠們把它們切碎剪斷,放在一個大水池中浸泡。

過了一段時間後,其中的雜物爛掉了,而纖維不易腐爛,就保留了下來。蔡倫再讓工匠們把浸泡過的原料撈起,放入石臼中,不停攪拌,直到它們成為漿狀物,然後再用竹篾把這粘乎乎的東西挑起來,等乾燥後揭下來就變成了紙。蔡倫帶著工匠們反復試驗,試制出既輕薄柔韌,又取材容易、來源廣泛、價格低廉的紙。

與紙是什麼時候傳到中國的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伊朗怎麼付錢 瀏覽:983
印尼人是個什麼樣子的有視頻嗎 瀏覽:410
越南戰場老兵有什麼補助 瀏覽:907
英國哪裡的古堡比較多 瀏覽:869
義大利的狂野是怎麼樣的 瀏覽:430
印度國家海軍有多少艘航母 瀏覽:785
中國菜在外面哪個國家多 瀏覽:665
印尼烏木的價格多少錢一斤 瀏覽:389
中國對印度有什麼要求 瀏覽:234
四星是義大利什麼品牌 瀏覽:305
越南人在越南如何接種中國疫苗 瀏覽:529
越南老街買什麼省錢 瀏覽:476
去印尼打工需要帶什麼衣服 瀏覽:516
伊朗軍隊一個月多少工資 瀏覽:142
義大利怎麼稱呼阿姨 瀏覽:220
伊朗打擊目標是什麼 瀏覽:91
為什麼俄羅斯召回援助義大利物資 瀏覽:285
接中國公民回國臨時航班如何報名 瀏覽:277
伊朗的貓叫什麼 瀏覽:919
中國製造的英文怎麼寫 瀏覽:535
网站地图